2019回眸——为了社交、潮流、薅羊毛,00后不怕“盗脸”?

公司动态

Service support

2019回眸——为了社交、潮流、薅羊毛,00后不怕“盗脸”?

  2019回眸——为了社交、潮流、薅羊毛,00后不怕“盗脸”?

  农历庚子年(鼠年)春节来了, 2020 年也真正掀起了序幕。

  回看 2019 年,科技互联网领域有太多的变化令人惊奇,也有太多的瞬间值得铭记。懂懂笔记在过去的这一年中,挖掘过很多有趣的话题和引人深思的故事,如今回眸2019,感觉时间积淀后的“事件”似乎更有一番滋味。

  春节期间,为读者朋友送上“ 2019 回眸系列故事”,希望这些 2019 年的”旧闻“,能够于春节期间让你在小憩的时刻会心一笑,掩卷凝思。

  2019 年曾在网上热议的这一段视频内容,究竟哪些问题值得探讨?

  画面:教室中一群学生正在上课,他们有的看书,有的打瞌睡,有的盯着黑板……人工智能系统监测到学生们睡觉、举手、阅读等行为的次数,然后分析出一些结果。

  视频之所以很快引发网友们的广泛热议,源自各方不同的态度。有支持者称,这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质疑者称,这是否侵犯了学生的隐私?

  随后,旷视科技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网络上出现的课堂行为分析视频为技术场景化概念演示,其在教育领域的产品主要专注于保护校园内学生的安全。然而,这个回应却无法消除家长对于系统安全性和隐私问题的质疑。

  9 月 5 日,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在接受部分媒体采访时侧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要加以限制和管理,希望学校能够慎重使用这些技术软件。

  其实,有争议也罢,有观点也罢,都是旁观者的声音。对于学生群体自身的态度,却鲜有人去关注。那么,他们自己对此是怎么看待的呢?

  No.1

  隐私比不上秀自己

  “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我上课不违反纪律,系统反倒能保证大家安全嘛。”

  在懂懂笔记随机与多名高中生、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发现很多人与家长的态度截然不同——大部分学生对人脸识别系统是否有隐私隐患并不在意。

  其中,有几位高中生还引述了一些校园伤害事件、霸凌事件,表示营造校园安全、公平的学习氛围远比隐私保护更加重要,“反正各种娱乐应用、网络游戏、移动支付认证都要刷脸,我觉得没人在乎什么脸部信息的隐私了。”

  难道如今的 00 后已经对个人隐私保护如此麻木?他们难道不知道,那些灰产应用、平台正利用年轻人的“不在乎”,肆无忌惮抓取、存储公众的个人隐私信息,甚至是生物特征。

  “爸妈总让我不要发自拍,说容易让脸部信息被盗取,但不发自拍怎么在票圈里找存在感呀?”

  来自深圳南头中学的“豆丁”是名高三女生。爱美的她课余十分喜欢打扮,更爱在朋友圈、QQ空间里发自己的自拍照。可以说,这些都是360°无死角的图片和视频。对于这样的行为,她的父母颇有些微词。

  她告诉懂懂笔记,自己的爸爸妈妈都是从事IT工作的,非常不喜欢她在社交平台上发自拍照和视频。倒不是因为怕因此影响学习,而是担心这些资料被不法分子盗用。“说要是照片被用于网络诈骗,还会有连带责任,甚至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票圈都是同学,空间也只有同学会看看。真不明白这样有啥好担心的。”豆丁无奈地表示,她的社交范围基本是同学圈子。虽然偶尔会在QQ上玩扩列,但也不随便加陌生人,所以觉得那些担忧十分无聊。

  无论父母如何分析利弊,她依旧每天在朋友圈、空间里发自拍,且自拍照、自拍视频常以组为单位,侧脸、仰头、斜 45 度角,各种自拍的角度应有尽有,“班里男生都会发自拍,女生不发自拍人家会以为你不正常。”

  她告诉懂懂笔记,在她看来发自拍照是刷存在感的表现,也是一种社交方式,是在向身边的朋友、同学分享最美的自己,更是年轻自信的表达。

  “我爸妈总拿隐私风险吓唬我,说什么万一被骗子利用,盗取面部信息什么的,现在刷脸支付不是都说了不会出问题吗?”豆丁表示,自己尚未步入社会,也无银行卡、移动支付,所以不存在隐私安全这些问题,“至于坏人偷我们的照片,拿去用好了,对我倒也是一种肯定呢。”

  豆丁表示,周围很多女生每天都在自拍、发票圈,不少同学为了不受影响都直接屏蔽了家长和亲戚,或者注册了新的微信号。或许对于她们而言,在社交平台上发自拍已成了一种瘾,很难戒掉。

  No.2

  为了占便宜可以不要“脸面”

  “有便宜可以占,我为什么不占呢?”

  李嘉(化名)是茂名某信息学院的大三学生。家境还算优渥的她坦言,自己喜欢“占小便宜”,尤其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互联网企业的便宜。任何APP平台推出了有奖注册活动、新手补贴,她都会积极参与。

  比如某银行开户注册APP,可领取一大包抽纸;比如下载某保险理财应用,激活账户即可得一年意外险;更不提那些纷繁的社交、电商、餐饮应用程序,甚至区域初创企业开发的社交平台,她也会注册领取一个 5 元红包。

  “银行也好,保险也好,就连普通社交应用现在都讲究刷脸认证了。”面对APP平台的很多注册要求,李嘉基本上都是照做不误。她告诉懂懂笔记,大学头两年的时间,她已数不清为了那些优惠和补贴,注册过多少APP、刷过多少次脸了。

  在她看来,只要有赠品、红包,在这些应用上刷脸认证,就如同刷脸登录支付宝那般自然,“有些比较值的活动,我还会发给室友让大家一起注册,既然有有赠品可以拿,有啥好担心的?”

  而室友、同学发现什么“便宜”,也会发在专业群里共享,让大家一同完成任务薅羊毛。李嘉笑称,一开始她也曾担心注册那么多APP、会泄露个人隐私,但后来一直没发现有何风险。

  这也让李嘉更放心地去“薅羊毛”:“反正支付宝、网银都是刷脸登录,现在部分游戏、娱乐平台也要刷脸和真人认证,我就不在乎刷多几次,又能有什么问题呢?”

  懂懂笔记提醒,脸部识别信息若是万一泄露,有可能危及用户移动支付、银行账户的安全,毕竟国内外互联网巨头都发生过信息泄露的事件。对此李嘉不以为然,“这些事以后再说吧,反正卡里就这么多生活费,我妈按月给的。”

  为了薅羊毛或者占便宜,不少学生族确实不在意“脸面”问题。无论是填写个人信息,还是刷脸实人认证,都会依照各种APP、平台的要求一一做足,只为得到价值普通的礼品、红包和优惠,完全致隐私于不顾,甚至成为习惯。

  殊不知,这些隐患,或许真的会在未来成为一个个“雷”。

  No.3

  隐私问题难被重视

  不久前,一款AI换脸APP“ZAO”一夜之间刷屏。就读于深职院的大二女生敏丽(化名),自称是最早的一批用户之一,几乎所有的“名场面”她都演了一遍,甚至还将视频发在朋友圈上分享。

  然而,几天后ZAO应用就遭遇下架。 9 月 3 日,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就ZAO涉及的隐私安全问题约谈了负责人。但这些新闻,似乎都无法引起敏丽和周围同学的重视。

  “娱乐一下嘛,没必要那么较真。再说了,脸被录制了APP又能够怎么样?”当问及是否担心这些应用会影响自己的支付安全时,她蛮不在乎地表示,这只是娱乐应用,又是大公司开发的,不至于影响到移动支付和网银安全,“支付宝不也辟谣说不会威胁扫脸支付了?没啥好害怕的。”

  敏丽告诉懂懂笔记,她们这一代人对任何新鲜事物、技术都很好奇,经常会尝试一些如换脸、换衣、上妆之类的应用。尤其大商厦里那些萌拍设备,更是每次都会尝试。

<
来源:admin 栏目:公司动态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0-07-31 16: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