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880万、获D轮融资……这家十年跨境电商如何寒冬中突围?
行业寒冬下,洋码头在 2019 年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全年盈利 880 万元人民币,同时完成D轮数亿元融资。” 1 月14,身着外界熟悉的印有黑色星期五标识的红色上衣,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对媒体说道。 2019 年,洋码头也成为所在行业唯一全年盈利公司。
自 2009 年成立,这家深耕跨境电商多年的公司,在经历2017— 2018 年的低谷期之后,幸运地捕捉到短视频和直播红利,在“寒冬”中实现逆袭。
这并非洋码头第一次踩对时代“节点”。早在 2013 年,互联网人口流量从PC迁移到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洋码头推出第一款APP叫扫货神器,造就洋码头的第一个春天。
此次,曾碧波“高调”分享盈利背后的故事,旨在呼吁创业者放下负面情绪,希望通过洋码头传递出一个信号——跨境电商正在复苏, 2020 年或将迎来新的一波红利。
走出流量“低谷”
成立十余年,洋码头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对洋码头来说, 2017 年、 2018 年是苦苦支撑的两年,深陷流量瓶颈与资金压力。“那时候,我们获取流量的路径不尽人意。我们在微信里有两波试错,微信小程序是链接工具,没有流量。微信公众号的用户基本上不跳转、不转化,当时流量跌了一半。”曾碧波说。
2016 年新流量大概60%—70%以上是来自苹果APPStore,七成以上用户是iOS, 2017 年改算法之后,洋码头失去流量来源。“在洋码头陷入流量焦虑的时候,移动端的流量虹吸和流量黑洞都被3- 4 个大型APP吸走了,而且是封闭式的吸,进去就出不来的那种,小的APP根本没有生存空间。 2018 年确实很惨,流量跌的很厉害,那时候才是洋码头的‘冬天’。”
2018 年下半年,洋码头做了两个试错,一个是短视频营销,另一个是社交电商。社交电商是社交即世界,信息不对称造成很大的价值泡沫,项目仅运营四个月,果断结束止损。
经过试错,曾碧波认为,社交电商是个“伪命题”,直播电商大有可为。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源于 2019 年出现的变化。大量消费者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关注并跟随自己喜欢的主播以及他们推荐的商品。曾碧波将之称为“流量的迁移”,不亚于从移动端到PC端的转移。
“用户已经从图文、静态的封闭场景,迁移到互动、沉浸式的视频流体验中去,这次迁移应该是下一波互联网浪潮的起点。”曾碧波说,正是在这次流量迁移契机下,洋码头通过短视频营销、抖音流量、与“网红”达人的合作等战略措施,走出流量“低谷”,实现盈利。
之后,洋码头将业务重心转移到海淘直播上,采取了“抖音短视频站外引流+海淘直播站内承接转化”的核心打法。数据显示, 2019 年黑色星期五,洋码头海淘直播客单价高达 1860 元,直播间人群下单购买率超过50%以上,有超过数万消费者直播间内消费金额超过万元。
<